找到相关内容1379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戒与持戒(1)

    现实。在这么做时,佛教也曾经不得不形成自己的伦理理想,其方向则远离单纯的肯定无我。  遗憾的是,赫胥黎对于离心理学和完美社会生物学的睿知卓见,并不太为佛教伦理学的作家们所熟知;不过,他所倚赖的...1993.07)   提要  佛教一直很强调信条和规矩,而道德或伦理则是佛教崇高目标的前行和修行的重要基础。佛教以其伦理思想来适应新文化情境,不是因为推论道德神学的精细处,而是诉诸超伦理的价值:  ①...

    格梅兹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049223.html
  • 大菩提乘(二)

     三、离波罗蜜  关于离波罗蜜,它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的离心,它是在明了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之后所生起的舍弃之心。它的特相是舍弃欲乐与生命;作用是看透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;现起是远离欲乐与...布施。若没有具备舍心,他就难以不顾生命与肢体的危险地修持净戒。只有以舍心克服了不喜于善行及克服了乐于感官的享受之后,他才能圆满离心的力量。只有智舍才能正确地省察诸波罗蜜的作用。没有舍心的过多精进力不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549273.html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序(1)

    父母或他人死时痛苦,中间精进,后得禅波罗蜜,通达空性,成佛道,均从观无常中来。”又云:“初只知现世目前,学佛仅为避祸求福;中不畏轮回苦,只求人天福报;后不知涅磐功德,无离心,皆由不能了达念无常故。”...非法要,当依钟敦巴舍世间心,修离心也。”时有比丘常绕塔,钟云:“绕塔亦佳,但能行持更好。”比丘念经坐禅,钟云:“念诵等我亦随喜,但应再向上求。”比丘异之,钟因令其修离心,谓:“修定治病,显通得受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5049286.html
  • 兜率上生道次第

    者如妹,稚者如子,生度脱心,熄灭恶念。”能这样如佛语观想,就不会生起一丝邪念了。修行者对这一个“淫”字必须要觉醒,关于戒淫这桩事,世间人不爱听,也不愿意听,倘若他还没有离心,对男女情欲还有贪念,纵使...成为三涂的苦恼众生,这“修道同居不结婚”之谬论更是不辩自明了。  欲了生死首须断淫,佛制五戒,戒杀第一,盖五戒全者能得人天有漏福果,若欲离三界,唯尽淫欲方得能。《楞严经四清净明诲》云:“若诸世界六...

    慈德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4549415.html
  • 《未曾有因缘经》之“饮酒念戒”初探

    清净持戒得阿罗汉,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,上清净持戒得佛道。  持戒的功德果报,决定于发心以及持戒清净与否,分别可得今世乐,或后世乐,乃至涅槃乐。若以增上心持戒,可得人天富乐果报;若以离心持戒,就可获得...],配合时空的因缘,适各种状况所需,当可随顺时代潮流而活用。所以,如果把酒作为药用之需,就不在此限;而毒品等物,都应摄于“饮酒戒”。如此,更可体会“诸行无常”法则,应“依教奉行”,确切把握佛法精神。...

    周柔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049832.html
  • 开启佛门(2)

    远离不切实际的期望,以及相随而至的恐惧,从“后果很严重”的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——这就是所谓的“离心”。同时,你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的人,你知道如果你想要留住这一个,那么不仅留不住这一个,还将错过下...五盖,生起初禅五支(要素):寻、伺、喜、乐、心一境性,故初禅称为“离生喜乐地”。喜和乐的区别是:喜略带兴奋,比较粗浅;乐是平静舒服,比较深细。进入初禅时没有鼻识和舌识,也就是说闻不到气味、尝不味道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849877.html
  • 第三只眼看净土

    有妄语?此而不信,真不可救!故须先生深信,勿起疑惑。”[22]有了信,还必须发愿,也就是愿生彼国。因此,往生净土,仰仗阿弥陀佛的慈光摄受,还要众生自已发愿。假使自己没有离心,不愿接受阿弥陀佛的本愿...最终目的。因此,对于现实人间的苦痛表示极大的厌离心,从而使“净佛国土,成就众生”的菩萨道,隐没不彰。然而,净土的真义决不仅限于往生,净土也只有在净化身心的基础上才变得更有意义、更有价值。所以,提倡净土...

    菩提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3049950.html
  • 达摩禅法及其修证

    有挂碍。    什么叫称法行呢 ? 称就是相应,与佛法相应地去实践佛法,怎么样与佛法相应呢 ? 尤其是  对现在的学佛人来说,先不讲开悟以后的事,开悟以前首先要发出离心。所谓离心,就是说对  ...菩萨在做  四摄六度的时候不但要舍去非法,而且连法也要舍去。也就是说不但要离世间,而且心外求法  也要舍去。如果一个人做了功德,又建寺又度僧,就问自己功德大不大,这说明他还有一个求功  德的心,说明他...

    妙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850111.html
  • 《人间佛教》导论

    世间、了生死向以发超离人间乃至超离三界火宅的“离心”为本,世间往往被世人误解为逃避世事意义上的出世,中国佛教界又特重学如何死得好,使佛教染上了一层非人间性的消极色彩。解决做人与成佛、发达人生与...掩盖或误解的佛教之人间性,此所谓人间佛教,大略是强调佛教之弘扬应以地球人类为基点,重视人们现实生活的改善和人类社会的建设,处理好入世间与世间、做人与成佛、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关系,处理好佛教与国家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150766.html
  • 二十一世纪汉传佛教新契机

    生活当中去实践、展现,最根本的标准是:调柔心、道心、惭愧心、离心、佛法正见、人群互动的人际关系及修道的意志。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学习共于世间法的语文、学问等,要有一段时间“生熟互转”的僧格养成过程(至少要...应该是表现在中国家人之著作和实践风格当中的佛教,这其中在表现方式上,虽然与原来的印度佛教不完全一样,但在精神上却是与印度佛教一致。其特色是:   1.留下广泛而深刻的佛教文献:例如以戒律来说,西藏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650965.html